新年开门红!脑认知结算项目再传捷报!

日期:2023-01-31来源:管理员浏览次数1041

去年年底,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在竣工结算阶段以钢筋量审减下降20%的成绩,得到甲方的肯定!新年伊始,该项目再传捷报,以竣工结算审减比超过15%的优异表现,协助甲方达到成本管控目标,出色完成了全部结算工作。甲方特意写来感谢信,以表示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认可!

本项目投资额3.5亿元,建筑面积32379 m2,招标人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施工总承包单位是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于2020年开始动工,历经两年的建设周期,在2022年底开始启动各项竣工结算工作。整个过程还是曲折的,问题和挑战接踵而来。首先是时间紧任务重。甲方结算工作于8月2日启动,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初审并提交初审意见。收到任务后,公司快速做出响应,确定莫嘉琦为项目经理,协调周雅雅、谢秀菊、姜依、张昊、左秋玉、汪扬雪、张帆、王艳杰、郭成刚9位工程师参与结算工作。此外,根据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各专业的核对时间、入量时间、对价时间、入价时间以及最终汇总时间,并发与甲方确认。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好景不长,原定于8月2日总承包单位应提交的申报文件,由于种种原因需要推迟到8月10日提交,再次压缩咱们人员的审核时间。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积极应对,经与领导沟通后,我们调整了干活思路,细化各专业涉及的审核内容,均衡工作量。比如像张昊所负责的地下车库,面积较小,所占用的审核时间较少,因此在地下车库完成审核后,协调张昊辅助其他三位工程师完成土方部分核对、变更洽商等工作,将后置工作内容提前,以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工作。

第二大难点就是资料不全。随着工作的开展,我们发现施工方未按照要求申报结算资料:少合同、少图纸、少报价、变更洽商缺少签字附图、措施方案无盖章,将原合同内综合单价调整、专业分包按竣工图申报结算等诸多问题层出不穷。可甲方也明确表示,由于时间原因已经无法等到施工方将资料补充齐全后在进行审核,所以问题又卡在我们这,要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经与公司领导及甲方协商,我们采取分步申报审核方式。前期先启动和梳理资料齐全的内容进行核对,再进行施工单位补充资料后的结算审核工作。在过程中,工程师们建好资料台账和核对计划,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审核工作;项目经理则通过“每天一汇报”、“每周一例会”方式随时上报工程结算进度,让甲方完全掌握结算进展情况。此举的实施,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加快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点,也是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与我们核对的施工单位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频繁变更,这给本来就艰巨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好在我们的工程师没有畏惧,顶住压力,迎难而上。项目开始前,工程师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熟悉图纸模型、建立问题链接、明确对量原则,都是为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的基础。过程中,面对“斤斤计较”的施工单位,我们的工程师也没有让步,严格按照图纸内容,并且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逐条逐项的进行核实与检查。遇到双方争执不下的地方,我们更是抠细节,找依据,确保每项工程量都有据可循。为进一步控制准确率,工程师们引用公司提出的“四算一分析”模式,将已审核完成部分进行对比分析,为后期价格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面对棘手的问题时,工程师们也会主动出击,积极想对策,请教前辈、咨询专业机构、组内过会讨论,找寻各种解决办法。遇到争议点时,及时与甲方、施工单位、公司领导协商,寻求最佳解决思路。经过几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在甲方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定案表,给该项目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定案表的提交并不意味着项目彻底完结。莫嘉琦在项目完成后,主动牵头带领工程师们对整个项目做了复盘。复盘会上,大家积极发言,建言献策。他们进行数据比对分析、盘点项目得失、理清工作思路、总结经验教训,将值得分享的方式方法提炼整合,提供给其他项目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他们好的行为方法,也将收录在《结算手册》中,为该手册编制和完善提供宝贵实战经验。

近几年,随着市场变化,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想要在寒冬时期顶住压力,实现逆势增长,唯有自我赋能,提升竞

争力,同时回归咨询本质,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终会脱颖而出,赢得市场和客户。

2023年,我们一起加油!


上一篇:喜报·脑认知结算项目
下一篇:2024年第二季度工作总结会--简报